1932年5月18日,日本军队侵占了中国东北的汤原县城。这是继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进一步侵略行动。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北的沈阳发动了一次军事侵略行动,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日本军队逐渐占领了中国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并在1932年初建立了伪满洲国,作为其在中国东北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是由日本人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个傀儡政权,其实质上是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在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军队对中国东北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掠夺,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它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侵占汤原县城后,日本伪满洲国当局以阴谋颠覆伪满洲国的罪名,逮捕了沈阳县知事等10余人。这些被捕的中国官员是因为反抗日本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而被捕的。日本的侵略行动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反抗,民族矛盾和冲突日趋激化。自1932年秋至1933年底,中国共产党为建立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中共汤原中心县委在冯仲云同志的领导下经历了三次建队过程,成功创建了汤原民众反日游击队。汤原反日游击队自创建以来,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组织并动员广大群众与敌人展开激烈斗争,使得汤原北部格节河两岸至石场沟一带成为敌伪闻风丧胆的红色区域。在这片约30平方里的范围内,游击队成功地建立了抗日救国会、农民自卫队、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组织。这一时期的汤原地区呈现出广大群众踊跃参加抗日队伍,共同对敌的喜人局面。汤原反日游击队在动员群众、抵抗敌人的过程中,展示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团结一心的抗日决心,为中国抗日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